面對冬季頻頻來襲的霧霾,改進能源消費方式、緩解環境壓力已迫在眉睫。電能替代方式的推廣,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。電是優質、高效、清潔的二次能源,電能替代顧名思義就是以電能作為替代能源,進而減少大氣污染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采暖煤改電就是國家大力推進的電能替代重點項目。
當前,大量散燒煤消費是造成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數據顯示,我國直接燃燒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占全國總量的86%,產生的PM2.5占總量的50%以上,把工業鍋爐、居民取暖等用煤改為用電,可以大幅減少直燃煤,極大改善空氣質量。
解決清潔發展問題,實施電能替代戰略,對構建以安全發展、高效發展、清潔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,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實施——新增煤改電用戶5000余戶
去年,省電力公司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336個,替代電量57.79億千瓦時。其中,城鄉采暖煤改電試點的太原市、大同市、晉中市平遙古城三地新增煤改電用戶5000余戶,報裝容量超過1萬千伏安,僅1個采暖期就可增加電量6000多萬千瓦時。
“在山西城鄉接合部的不少農村,村民還在大量使用散燒煤,產生的污染物是電廠統一燃燒煤炭產生污染物的數十倍。”省電力公司市場處負責人說,“加速能源替代,對推動節能減排、緩解霧霾困擾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。”
2016年,省經信委下發了《關于推進城鄉采暖煤改電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提出加快替代燃煤小鍋爐,有效改善城鄉用能結構和人居環境,從源頭上治理霧霾天氣,促進電采暖產業發展,消納省內富余電力。
為推動政策落地,省、市兩級政府對安裝空氣源熱泵、蓄能式電暖氣、發熱電地纜等電采暖設備的居民用戶進行費用補貼,每戶補貼最高2萬元。
為了能讓村民盡早在冬季用上電取暖設備,省電力公司投資9440萬元,將政府確定的21個煤改電試點項目同時開工,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85.22公里、低壓線路105.77公里、配變104臺。2016年10月28日,以太原市清徐縣西高白村煤改電項目竣工投運為標志,所有工程全面投運。